• <style id="80op5"></style>
    <td id="80op5"><optgroup id="80op5"></optgroup></td>

    1. 清肝降火法治療高血壓病案

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5-13 10:58:40 本文來源:石家莊市中醫(yī)院

      患者:趙某,女,52歲。2015年3月23日初診。

      舌脈:脈沉細左甚,舌淡紅苔薄白。

      主訴:發(fā)現(xiàn)血壓升高1個月。

      現(xiàn)病史:患者于一個半月前在當?shù)蒯t(yī)院行拔牙術(shù),當時緊張不安,未測血壓;一個月前出現(xiàn)頭暈、頭脹、頭痛,查血壓130/90mmHg刻診:頭暈、頭脹、頭痛,雙眼壓迫感,雙下肢乏力,食后胃脘部燒灼感,入睡可,寐淺,復睡難,多夢,大便日一行,正常,脈沉細左甚,舌淡紅苔薄白。查體:血壓:130/90mmHg

      現(xiàn)服藥:未服藥物

      既往史:否認其他慢性病史及食物藥物過敏史。

      西醫(yī)診斷:高血壓病

      中醫(yī)診斷:眩暈

      辯證:肝經(jīng)郁熱

      治則:清肝降火法

      方藥:夏枯草湯加減

                夏枯草15g    黃連6g     百合30g    石菖蒲15g

                遠志15g      合歡皮20g   玉米須30g  車前子15g

                澤瀉10g      鉤藤15g     清半夏6g   天麻10g

                白術(shù)10g      柴胡10g     葛根15g    益母草10g

                焦三仙30g    海螵蛸15g

                水煎服,日一劑,共6付。


      2015年3月30日二診:患者仍有頭暈、頭脹、頭痛、雙眼壓迫感,雙下肢乏力,食后胃脘部燒灼感去,無腹脹、腹涼,大便正常,日1-2次,入睡可,寐淺,復睡難在,多夢減。血壓不穩(wěn)定,多在活動后高,血壓:120-160/73-85mmHg,收縮壓大于140時有手腳發(fā)涼。脈沉細弱左甚,舌淡紅苔薄黃。上方加減:車前子加至30g,益母草加至20g,使熱從小便去,合歡皮加至30g以解郁安神,加黨參補益脾氣,去海螵蛸,因其食后胃脘部燒灼感去,去葛根。6付,繼服。


      2015年4月6日三診:患者頭暈、頭脹、頭痛、雙眼壓迫感去,雙下肢乏力減,入睡可,寐淺、復睡難減,多夢繼減,血壓:藥后第二天血壓171/97mmHg,口服卡托普利1片后降至正常,余多在120-130/60-80mmHg左右。脈沉細左甚,舌淡紅苔薄黃。上方加減:夏枯草加至20g以清肝火、降壓,澤瀉加至15g以利水泄熱,石菖蒲加至20g寧神益志,黨參加至15g以補脾氣。6付,繼服。


      2015年4月13日四診:患者雙下肢乏力繼減,入睡可,多夢偶作,血壓:119-136/67-80mmHg,脈沉細弱左甚,舌淡紅苔薄黃。上方加減:夏枯草加至30g,益母草加至30g,以清熱利水,有利于平降肝陽;鉤藤加至20g,其性涼,輕清透達,長于清熱息風以降壓。6付,繼服。


      按語:

      本案患者高血壓病1月余,根據(jù)患者癥狀、舌苔脈象,中醫(yī)診斷為眩暈,辯證為肝經(jīng)郁熱,以清肝降火為治法,劉老師處以夏枯草湯方加減?!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”,患者癥見頭暈、頭痛、頭脹,且因拔牙精神緊張而起,此為肝陽偏亢,風陽上擾;肝木旺則易克脾土,而致脾氣虛,出現(xiàn)下肢乏力,肝胃不和,氣機不暢則飯后燒心;肝陽有余,化熱擾心,故失眠多夢。方中夏枯草清肝瀉火,玉米須、車前子、澤瀉、益母草利水滲濕,使熱走小便;天麻、鉤藤平肝熄風,柴胡疏肝瀉火;原方中有黃芩,此易為黃連,意為清中焦之熱,與半夏合用,則苦降除痞滿,以上諸藥合用使得上平肝陽,中清郁熱,下泄肝火,使三焦之氣通暢;百合、石菖蒲、遠志、合歡皮清心解郁安神;半夏、黃連、白術(shù)、焦三仙、海螵蛸健脾和胃。諸藥合用,則使血壓平穩(wěn),諸癥自除。

      av永久免费网站在线观看,欧洲一区无码精品色,日本高清不卡aⅴ免费网站,成年无码AV在线潮喷
      • <style id="80op5"></style>
        <td id="80op5"><optgroup id="80op5"></optgroup><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