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淑霞 女 47歲。 2010年6月18日診。呃逆,胸悶1月余。平素胃弱,時有胃脹,著涼后泛酸。訴既往1年前患淋巴結(jié)核,口服抗癆藥后,胃口逐漸不佳。1月前,無明顯誘因出現(xiàn)呃逆,起初喝醋,彎腰喝水都能停止呃逆,后呃逆逐漸頻繁,逆聲洪亮,上述方法均無效,于西醫(yī)院與氯丙嗪口服,但效果不佳,而且服藥好,整日昏昏沉沉,影響正常生活。腰痛,大便干。舌質(zhì)暗紅,苔膩,脈沉。
辯證:痰熱阻滯、胃氣上逆、失于和降。治法:清熱化痰,和胃降逆。處方:黃連溫膽湯加減:
黃連10克 陳皮15克 云苓15克 半夏10克
枳實30克 丹參15克 青皮30克 厚樸15克
酒大黃10克 甘草6克 海蛸15克
每日一劑,水煎,分二次空腹服用。
3劑后呃逆已減大半,發(fā)作時間減少,偶有發(fā)作。7劑后,諸癥消失。
【體會】:
呃逆主要由于胃氣上逆所致,何因?qū)е??又?yīng)分別論之。有因于寒者,有因于熱著,有因于痰者,有因于積著,有因于實者,有因于虛者。呃聲沉緩有力,胃脘不舒,得熱則減,遇寒則甚,面青肢冷,舌苔白滑,多為寒證;呃聲響亮。聲高短促,胃脘灼熱,口臭煩渴,面色紅赤,便秘溲赤,舌苔黃厚,多為熱證;呃聲時斷時續(xù),呃聲低長,氣出無力,脈虛弱者,多為虛證;呃逆初起,呃聲響亮,聲頻有力,連續(xù)發(fā)作,脈實者,多屬實證。病于實者,通腑瀉熱,邪去而正安,氣機暢通,焉有氣逆?病于虛者,益氣斂氣調(diào)氣,正氣充足,氣機條暢,呃逆自除。